第383章(1 / 2)
“虽说临江王世子与陛下是叔侄,但吾皆思念先帝与孝文太后,只怕日后有机会让太子与临江世孙一起进学。叔侄同门,岂不乐哉?”
瞧瞧人家这政治敏锐度?人家这情商?
李三在检查过临江王后写给卫穆儿的信后不免感叹:“栗姬的眼光……居然也有对的时候。”
如果没有他家陛下,兴许临江王登基后,临江王后也能成为才比高后,德比伯姬的一代贤后。
只可惜……她遇见的是刘荣。
是栗姬。
更是这个……开放了,但又没完全开放的时代。
“卫夫人惦记信乡女学的孤女们,但又没有教育过贫家女孩的经验,故与临江王后交好。”因为从小与妹妹相依为命的缘故,李三对卫穆儿和临江王后的感官不差,想着她们是求名也好,为利也罢,总归是真真正正地救了一些苦命人,使得她们免于沦为家奴优人:“奴婢沾着陛下的龙气也略通文墨,所以从卫夫人那儿听说孔圣人的夫人亓官氏就是知书达理的聪慧之人,顾荀家教女也如男子般从小要学五经六艺。”
而这六艺并非是被污名化为歌妓专属的琴棋书画歌舞茶,而是君子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
“临江王后说男女皆为妇人所出,若无好女,又怎得佳子?”李三打量着刘瑞的脸色,适时说了句俏皮话:“况且奴婢也觉得此言甚对。”
“何以见得?”
“如若女子不习君子六艺,又怎有许穆夫人和秦穆夫人?”
刘瑞愣了下,笑道:“你呀!总能说些眼前一亮的话。”
李三闻言也嘿嘿一笑:“这不都是挨着圣人,粗通文墨嘛!”
笑完的刘瑞眼神沉静,但却在李三以为这个话题结束后冷不丁道:“只可惜许穆夫人与秦穆夫人都没有留下名字。”
别说是她们,明清后的不少公主贵女,不都也……
算了。
不提了。
虽说下方还在辩论,但刘瑞的心思已飞到思贤苑的女学上。
在刘瑞入主宣室殿后,北宫的人也渐渐迁入,独留那些思贤苑的士卒女工没有动静——毕竟刘瑞总不能把工厂开进未央宫里,而那些未央宫的宫卫郎卫都有调动规定的,刘瑞就算提拔自己熟悉的人也得按着规矩拿号排队。
唯一有点变化的是,刘启生前送到北宫的家人子七七八八地嫁了不少,如今也有躲清闲将儿女送入信乡女学。
好家伙,这是搞西汉幼儿园了是吧!
“信乡女学那儿你多担待点。”一心二用的刘瑞随口道:“有事随时向朕汇报。”
“诺。”李三立刻吩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