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2 / 2)
说罢他还正儿八经地再次一拜,语气比刚才严重两分:“高祖特赦是为汉初的休养生息,文帝特赦是为诸吕之乱的安抚人心。陛下任时已对关中实施分田特赦。如今虽有休养之需,但不如高祖之急。”
“不患寡而患不均。若将诸郡视作陛下的儿女,那关中得到的爱护未免过于赤裸,会令各郡感到不公。”
晁错说完便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为晁错站台。
“陛下,臣以为御史大夫言之有理。”本来相当吉祥物的赵绾居然会为不对付的晁错说话,这令刘瑞感到意外的同时也令汲黯反思自己是否有错:“万事都得有理有据。若以‘关中需要更多的劳力而特赦隐户,只会让世人坚信只要一直苟在关中,便有机会落户长安。”
“这与陛下的初衷背道而驰。”
同样站在晁错那边的还有身为统钱令的卜式。
作为经第一届科举入北宫的商贾之后,卜式的官途可以说是成也出身,败也出身——没有商贾的钱财铺路,他不可能参与科举,更不可能成为当下混得最好的北宫成员。然而也因商贾的出身,他科举时被压了名次,一直受到同行排挤。
好在排挤不能掩盖卜式的才华,更不能让他被贸易锻炼出的强大心脏有任何动摇。
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辛。
一旦皇帝决定特赦关中的隐户,随之而来的便是隐户的安置问题,以及要从哪里分田给隐户。
西汉的建筑材料可是很值钱的。更别提从大户手里买地的开销就比的上二十万人的定居之资。
当然,这种情况下的卜式不会拿钱说事,不然同僚又得攻击他的出身:“无功不受禄。上次获得关中身份的隐户都参与对外的战争调动,臣担心在陛下无由特赦这群新生隐户后,以前获得关中身份的隐户会感到不公。”
“这也是臣一直强调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眼见已有两人支持他的说法,晁错也再接再厉道:“还请陛下重新考虑廷尉监的提议。”
刘瑞瞧着他们这副无比激动的模样也是十分无语,过了好久才缓缓问道:“朕有说要采纳汲黯的提议吗?”
真是的,你们到底在自导自演个什么?
终于意识到皇帝只是感叹,并未赞同任何提议的朝臣也都十分尴尬,努力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敢问陛下有何妙计。”接连遭到三重否定的汲黯也是来了脾气,上拜的动作带着袖子划过一道凌厉的弧度:“有陛下的明计,何须臣等在此行丑角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