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 / 2)
近千年的时间阻隔,人间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更迭变迁,可天地自然的风景却依旧亘古如斯。
就连北望的方向,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刘裕本来心思烦乱,这般看了一会,忽而也平静下来,便听见岳飞说:“我此次出战,必为陛下带回延寿之物,以续江山社稷。”
他语气很轻,浸没了漫天静谧的霞光,却一字字有如利刃入木三分,充满了决绝之意。
刘裕叹了口气,伸手按在他肩上道:“辛苦你了。别的倒也无甚,孤只是担心孤走了之后,你又该如何自处。”
岳飞实力再强,终究是臣子,会受到当朝帝王的命令掣肘。
今日刘义隆能违背他的遗诏杀檀道济,难道来日杀不得岳飞?
他甚至可以想象,他颁布的那些政令改革,义熙土断,重用寒士,轻徭薄赋,大开教育之门,阻截世家门阀。
如此种种,恐怕也是人亡政息,江山还不知道要被刘义隆嚯嚯成什么样。
这是刘裕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第一时间,刘义隆就被他从继位人选中剔出去了。
然后他发现……
好家伙,其他儿子一个不如一个,还比不上刘义隆呢。
而且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即便是找养子继承大统,也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还是算了吧,只能自己活长一点,在有生之年把能做的事都做完、能打完的地盘都打下,别指望后人了,那些都是虚的。
岳飞轻声说:“是我应尽之义,陛下为我做了如此多的事,当是我回报陛下的时候了。”
刘裕看着他,笑叹道:“何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孤本就是为你而来。”
他望着北方的苍茫河山,眉间凌厉之色一闪而过,又道:“你放心,你参赛期间,孤会留在此处坐镇,倘若有金人想要趁虚而入,孤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刘裕自从成为了位面之主后,第一时间就将刘宋和南宋两个位面,互相连接在了一起,随时可以通过。
岳飞参赛期间,刘裕虽然决定了要留在南宋位面,但如果刘宋位面遇见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他也随时都可以回去。
看起来,他的任务好像多了一倍,需要在两个世界都进行北伐。
但这笔账其实不是这样算的。
两个世界联通之后,他可以筹集到的资源就翻了许多倍,两边的季节小有差异,刘宋位面为了筹集军粮而苦恼的时候,南宋位面这边正好秋收,可以收割一波带走。
南宋的时间线又在他之后很久,即便是不提看史书所获得的信息优势,武器、战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长远的发展。
而且南宋还很有钱,这些都是北伐的战略经费。
再加上……
位面随时可以连通,就意味着连大军都可以通过,唯一的缺点就是空间通道两头是固定的,从什么地方进去,就得从什么地方回来。
他甚至可以在北伐的时候,将大军藏在另一个位面,只带少量疑兵奔袭,然后在激战的关键时期,忽然将大军放出,打一个措手不及。
这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天幕前的众人:“……”
薅羊毛算是被你薅明白了!
宋祖陛下,当真是在延平化的路上走出去了很远,试图榨干联通位面的所有剩余价值。
此刻,岳飞神色有些怔忪,许久才沉声道:“等我归来,就去送陛下到长安城登基。”
刘裕不觉失笑:“如此说来,孤可是赚大了,不过在南宋坐镇几日,就得到了一位千古名将的真心,愿与孤并肩北伐,为孤出生入死。”
岳飞看着他微笑,没有再说话。
在他的生命中,等待一个像刘裕这样的人出现,已经很久了,久到他以为自己今生今世再也等不到了。
仿佛从最年少时从军起,一路生死行来,转战大江南北,沙场上,古道旁,烽烟中,故城外……他就一直在等待。
等有一个人,能够毫无保留、充满信任地交付后背,能够为一言,奔赴千万里急如星火,等待着一场君臣相得,生死与共,“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我愿成为你的手中之剑,战至天崩地裂、四海倾塌。”
一个君王,一个挚友,也是一个知音。
但他迎来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而已,就像那首《小重山》所吟唱的,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好在,现在他终于等到了宿命注定的这个人。
刘裕对他挥挥手,为他送行:“鹏举加油,孤就在这里见证你的传奇。”
“好。”
岳飞带着宋王剑和自己的弓,在他的目送下,转身踏入了崖山战场。
他要给自己的帝王,当然还有刘穆之续命!
两个位面的前途,天下亿亿万万众生的命运,都寄托在他这一次的参赛奖励上,此战只能胜利,不许失败。
青年将军英姿飒沓,拂袖间,似有风波渊沉,霜天跃日,全然是一派风采凛然。
看起来是很好看,但是……
观众们赫然发现,岳飞虽然进场了,却没完全进,仿佛卡在了一层无形的薄膜中,他不得已,用力挥剑一斩,总算开辟出了一条路来。
岳飞一睁眼,发现自己赫然身在一处内饰朴素、占地甚广的府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