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而罗家等商贾的罪名就有意思了,辽北总督判了个行贿的罪名,全部抄家之后,全家流放去矿场挖矿,居然没有杀一个人。
对此,枭王是这么说的:“没有杀了他们,才是最好的惩罚。”
说完之后,看到从西南送来的十多车礼物,转头就让乌榆写了一封中州巡抚卢珩爱民如子,敢于揭露同僚罪行,一身清正,不愧为读书人的奏折。
文序满脑袋问号:“你这封奏折不是明摆着让盛天帝猜忌卢大人吗?”
别人不知道盛天帝并非天临帝,他自己还不知道?
他这边上书夸卢大人,指不定盛天帝回头就给卢大人穿小鞋,万一对方直接把卢大人打成顾明野的人,找个由头想把卢大人解决掉,那他还得去捞人。
男人愣了一下,无奈摇头:“我有这么傻?”
乌榆也笑了:“王夫错怪主子了,属下明面上是辽北总督的人,写的奏折也不是以主子的名义,而是以辽北总督的名义。”
作为负责督办辽风府巡抚与罗家官商勾结,连同一众官员鱼肉乡里的人,辽北总督夸一下卢大人也不奇怪。
毕竟他这个北地最大的官都被底下人瞒了过去,中州巡抚却能察觉,并且提前上报朝廷,说一句爱民如子也不为过。
听完乌榆的话,文序这才明白八月节那天,为什么顾明野说辽北总督不会记恨他了。
都能直接以对方名义写奏折了,辽北总督不是他们的人,估计也是天临帝的心腹手下,否则不会对顾明野这么言听计从。
要知道大盛官员所用的奏折是不一样的,按品级划分,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的奏折外壳,无论是花样还是包裹的布料都不一样。
乌榆能直接以辽北总督的名义写奏折,说明他这边肯定有辽北总督的空白奏折。
文序再次重新审视起自己曾经看过的那本书,怀疑是不是看了盗版,顾明野这样的人居然在书中默默无闻,简直离谱。
不过他很快就没有时间去想这些事情了。
时间到了九月,李家父子带着前来和谈的婆罗国使臣到了上京城,据说接风庆功宴上,镇国将军之子李长擎求陛下赐婚,将婆罗国送来和亲的公主赐婚于他。
其他人看着皇上的脸色和缓,纷纷调侃少将军英雄难过美人关,只有镇国将军脸色难看,不满儿媳是一个破落国家的公主,最后盛天帝下旨,将婆罗国公主赐给李长擎,成了平妻,以后要以正妻为尊。
听到这个八卦的时候文序乐得不行,正妻还没个影,平妻先娶进门了,镇国将军一心想让儿子娶个名门望族的妻子,盛天帝这一道圣旨下来,以后有点脸面的人家都不会把女儿哥儿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