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科举路 第266节(1 / 2)
今日的晚膳十分丰盛,乃是徐易平特意为庆贺四人乡试圆满结束而准备的,徐韶华在嗅到那股浓浓的饭菜香味时,这才终于让自己从那被陷入愤怒情绪中醒过神来。
旋即,徐韶华面上带上了一丝浅笑:
“今日乡试结束,愿他日吾等皆可桂榜题名!”
徐韶华笑吟吟的看着众人,卫知徵缩了缩脖子,但随后也提起了酒杯,安望飞和胡氏兄弟虽然隐隐觉得不对,可这会儿美食当前,对于这九天啃干粮过活的他们来说,已经无瑕思索旁的了。
“桂榜题名!”
“蟾宫折桂!”
“当浮一大白!”
徐宥齐坐在一旁,这会儿也端起了自己的羊奶,脆生生道:
“愿叔叔和三位叔叔都能心想事成!”
一时众人倒是难得笑了出来,酒足饭饱后,已经累了九日的四人倒头就睡,卫知徵和徐易平料理了残局。
徐易平一边收拾,一边忍不住道: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总觉得二弟怪怪的。”
卫知徵看了一眼徐易平,没想到徐大哥看着五大三粗的一个人,倒是心思细腻。
但卫知徵深知徐韶华对家人看重,这会儿也不愿让徐易平担心,随后笑眯眯道:
“许是华弟太累了,毕竟这九日着实煎熬啊!”
徐易平想到这里,也是心有余悸,那位小胡兄弟首场出来的时候,差点儿当场晕了。
幸好随身带了药,这才得以缓过来。
徐宥齐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了一眼卫知徵,随后便又低下头,小叔叔今日心情确实不好,不过让爹知道了,也不过是多一个人担心罢了。
这样的烦恼还是让他和卫叔叔承担就好了。
月落日升,天还未曾亮起,只听一声霹雳惊雷,随即倾盆大雨陡然落下,乱珠飞跳,风卷残云,等到徐韶华起身时,外头入目已是一片雨幕。
徐韶华提剑而出,他仰头看着天空,阴云映水目忽明,孑然一身身若萍。
徐韶华的手臂缓缓抬起,整个人就那么轻轻走入雨幕之中,风大作,几乎将庭院内的树叶都要薅走一般的狠劲儿,徐韶华的身体也在这一刻被衣衫紧紧包裹,它裹挟着他的步伐,可少年依旧不为所动。
在那阴霾密布的雨幕中,少年手中的剑将雨丝纷纷切去,碎雨纷扬落下,涟漪遍布,炫目惊心!
不够!
不够!
还不够!
曹青之死,让徐韶华认识到权之重量。
可那道减兵策问,却无疑是一句直击心灵的叩问!
当权者不仁,以万民为棋以图私欲,在那层层重压之下,何人可挡?!
无人可挡!!!
这一刻,徐韶华终于明白张载当初的横渠四句为何名贯古今。
他于异世孑然一身,可却早已融于这个时代,他自认自己不过一介凡人,此生,唯为生民立命尔!
剑停,少年丹田中拼命运转真气突然像是冲破一层桎梏。
九霄心法,第四层成。
徐韶华负剑回到屋内,雨丝纷飞,独不见少年不染纤尘。
与此同时,本次乡试的答卷已经誊写完毕。
贡院之内, 烛火燃了一夜,纵使此刻已经到了白日,可天气实在阴沉, 是以此刻帘内帘外, 皆是灯火通明。
而等考卷誊写完毕后,便会被外帘官呈交十位同考官批阅,这一步骤外帘官身前身后有共八位兵将跟随, 以防外帘官做手脚。
此刻, 满室寂静, 唯有内帘官们翻动考卷的沙沙声响起, 不过相较于晏南文气之盛, 清北便略逊一筹。
尤其是此番总裁出的题目较之此前乡试难度高了不止一点,这会儿十位同考官心里都不由有些发苦。
若是此番乡试选不出来规定数目的学子, 那他们这一批涉事之人都要吃挂落!
要知道, 当初先帝登基后,初次恩科之时,便有山阴省乡试的主考官以要为大周选出最优秀的人才为借口,出的题是又冷又偏,以至于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低录取人数。
科举一千三百二十六人, 中举二十三人。
而当年, 朝廷给山阴省的入仕名额乃是前朝的两倍,共计一百名。
是以当初桂榜刚一公布, 便被山阴巡抚一状告到了先帝处,连并乡试考题一道送入京中。
先帝观之大怒, 直接派人斩了主副考, 连并一众内外帘官都直接贬的贬,杀的杀, 最后又直接按顺序补录了足够的举人这才作罢。
是以对于这些同考官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主考想玩一个大的,主考不想要小命他们还想要呢!
想归想,可是众人还是没有半点怠慢,一字一句的看着考卷,誊卷为朱,这会儿室内的光线本就有些昏暗,让众同考官只看了一会儿便觉得眼睛酸涩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