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2 / 2)
至于新娘和他的意中人, 人总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
再说了,他也不知道新娘和那个意中人到底是什么情况,说不准早就给自己找好了退路。
至于新娘的家人,卖女求荣的人家,也没什么值得同情的。
比起这个,刘星泽其实对何露刚刚说的,这家人在国外是做农业的这一点更感兴趣。
不管是以前学经济学的时候,还是现在学农学的时候,刘星泽对国外的那些粮食公司都没什么好感。
那些国外的粮食和种业公司用各种手段操控其他国家的命脉的事情,他可没少听说。
如果说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那么农业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只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才能让国家发展的强大,基建、武器、航天等等各个领域都需要在工业的地基上发展起来。
但没有农业,没有粮食保障,一个国家一定会陷入崩溃,因为所有这一切的根本都是人,而人不吃饭会死。
那些国外的大粮食公司,最擅长的,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让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陷入崩溃,然后落入他们的掌控之中,成为他们予取予求的本质上的殖民地。
夏国无数农学先辈的努力,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让十几亿的夏国人不必在粮食上受制于人。
如今这个目标已经初步实现了,但在农业领域,夏国也依然有很多受制于人的地方。
就像是在工业领域的那些卡脖子技术一样,农业也有,畜牧业的种苗、种植业的种子,并不是所有优质的资源,他们都能够不依赖于进口。
同样的,也像是在工业领域一样,一代代农学人的努力,也正在一项项地突破,甚至从进口变成出口,这也正式他们这一代农学人努力的方向。
说的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让夏国人吃饱吃好。
也正因此,刘星泽对这些有国外背景的农业公司,心里是十分警惕的。
尽管之前陈冰说的是他们家是因为在国外发展的不好又眼馋国内的市场才回国发展的,但背地里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带着什么不能让夏国知道的任务,谁知道呢?
刘星泽还在思索着回去应该和温宪教授问一下这家人的公司的背景,也许还能找京大的经济学教授也是刘星泽本科的老师李金文教授打听一下情况的时候,婚礼已经开始走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