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2 / 2)
其中说话不漏风的那人紧张道:
“如今马场只余驽马四十八匹,皆已上了年岁不爱动弹, 饲料用的也少了许多, 倒是好照料的很。”
秋东差点儿怀疑他听到了什么笑话:
“四十八匹?”
老太监只当秋东没听清,耐心解释:
“没错殿下, 正是四十八匹。”
“这可是当年整整养了八千匹上等战马的舟山马场,即便当年本殿下年幼,也听闻过此处威名,何以十来年就成了如今光景?”
几人说话间到了养马之地,打眼过去是看不到尽头的用树桩子和茅草搭建的马圈,从残存的痕迹依稀能瞧出当年这里万马奔腾,该是何等盛况!
如今,秋东感觉吹口气都怕把那些破破烂烂的树桩子给吹倒。
连马场都这样了,可想而知,军备库该是何等模样!
秋东狠狠一甩马鞭,抽在旁边一处马槽上,结果木槽因为年久风化,无声碎成一堆烧柴都嫌碍事的垃圾。
老太监直接吓的跪倒在地,连连求饶:
“殿下,这可不关婢子们的事啊!婢子二人三年前因为得罪了人被调来这里当差时,就已经剩下不到八十匹马啦!”
另一人也吃力的解释:
“这几年上头多有克扣马匹饲料之举,导致马儿常年吃不饱,婢子们只得偷偷把马赶出去放牧,才叫它们饥一顿饱一顿,勉强活到今日啊,殿下明鉴哪!”
秋东寻着偌大马场中唯一还有喘气儿声响的地方去,好不容易在全场仅有一处还算不四面漏风的棚子里,终于找到了老太监口中的四十八匹幸存者。
一打眼,他就被眼前这些瘦骨嶙峋,毛发杂乱,趴在地上出气多进气少,奄奄一息,听见人来了只艰难动了动耳朵的可怜家伙牢牢吸引了视线。
就这一棚的骨头架子,说是昔日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大胜外族,一日夜平均脚程六百里,于刀剑和鲜血中存活下来的战马,谁敢信?
乐重恩也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了,来之前他想过这里的情况不好。但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是叫他感到触目惊心的程度。
可此时不是火烧交由的时候,为了防止胆大包天的二殿下又做点什么出格的举动,他还得忍着恶心劝解:
“殿下,这里面的问题很复杂,我听闻早年朝中有人私下倒卖马场的战马牟利,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引起无数人弹劾。您知道的,那官司还打到了陛下跟前。”
秋东能不知道嘛,当时好些人上奏,要求皇帝严惩主谋冯如海,以儆效尤。
结果皇帝都快穷疯了,在冯如海主动将获利全部上缴后,只不轻不重的口头斥责了几句,然后把他打发到南边儿当官去了。
如今整个南边儿最大的贪官就是冯如海,每年弹劾他的折子车载斗量,皇帝就跟瞎了似的,朝中大臣还能不明白其中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