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种田小说 >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 第318节

第318节(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豪门万人嫌炮灰觉醒了 婚后动人 离谱!谁家小O野成这样不要命啦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血天空 白虹贯日 懒得说话怎么了 海上木筏求生[末世] 影帝老婆又在恋综钓我 别逼我放弃人籍

朱翊钧一愣:“这和祖宗基业有什么关系?”

“早一点立后,早一点诞下龙嗣,早一点立储,这是国本。”

朱翊钧最不想听这个话题:“好好,我知道了。”

“那你何时来慈宁宫?”

“再说吧。”

太后不肯放过他:“再说吧是什么意思?”

朱翊钧正要说话,他的救星来了。陈炬快步从远处走来:“陛下,兵部尚书王崇古求见,有要事启奏。”

朱翊钧赶紧向皇太后告辞:“儿臣得空就去慈宁宫向母后请安。”

他说完转身就走,太后在后面问:“唉,什么时候得空?”

朱翊钧恍若未闻,走两步却又倒了回来,招呼潞王和瑞安公主:“你们俩也去文华殿,把师傅留的功课做了。”

他又看向太后:“得空就去。”

“……”

他现在已经亲政,太后除了念叨他两句,也奈何不了他,只能由他去。

王崇古带来的是福建那边的消息,因为海贼内部发生分歧,林阿凤的部下蔡德、李瑞奇,陈木童等人接受了朝廷招降。胡守仁率领福建水师攻下澎湖、基隆诸岛。林阿凤率领三十艘舰船,连夜逃往海上。

朱翊钧问王崇古:“怎么逃的?”

王崇古躬身回道:“林阿凤在海上盘踞多年,对周围海域和海上气候十分熟悉。他逃跑后不久,海上风浪大作,不利于追击,胡守仁为了众将士安危,及时撤回了澎湖。”

朱翊钧皱眉:“意思是,追不到了?”

王崇古道:“他若逃往南洋,恐怕追不到了。”

朱翊钧点点头:“天气不好,追不了,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算了,不追了,由他去吧。”

事实上,这是胡宗宪与林阿凤早已约定好的。双方实力悬殊,若真要交战,林阿凤占不到半分便宜,胡宗宪允许他带领三十艘舰船离开,去南洋与那些欧罗巴人争夺地盘。

这样一来,也可以让这些盘踞海上的海盗实力,作为缓冲,防止欧罗巴人进攻大明。

王崇古又道:“当年,太祖高皇帝下令,将澎湖列岛渔民迁回福建,随后颁布禁海令,规定片帆不得入海。”

朱翊钧问:“这两百年间,禁海令管用吗,真的没有片帆入海吗?”

一切违背经济利益的禁令终究抵不过老百姓那颗想要发家致富的心。

别说普通百姓,永乐年间,成祖命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才弘扬国威,增进交流,传播文化都是其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赚钱。

隆庆时期,仅仅开了月港这一个小小的港口,每年就有高达上百万辆白银流入大明。

王崇古回道:“两百年间,已经有数万居民辗转去到澎湖列岛定居,在那里开垦、捕鱼为生。”

数万人在岛上繁衍生息,到现在,少说也有十数万人,破具规模。

朱翊钧说道:“事实证明了,这些海岛适合人们生活居住,既然拦不住,为什么要拦?”

“让胡守仁率领水师在澎湖列岛以及周围海域布防,务必比浙江、福建更为严密。”

“此地是我大明的领土,周围也是我大明的领海,岛上百姓是我大明子民。让他们放心耕种,出海捕鱼,朝廷必定派遣重兵保护他们。”

经内阁、吏部和兵部商定,先在澎湖设立卫所,并在此驻防,抵御海上残余贼寇,时机成熟,若有必要,再设立州府。

这时候,户部和一些科道官却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显而易见——需要花费大量银子。

这一点朱翊钧也想到了,他也和张居正商量过。既月港之后,朝廷又增设了厦门港,改市舶司为海关,设置进出口关税。

没有钱,好办,再多开一个海港就是了,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沿海,适合开辟为港口的海岸多的是。

朱翊钧迟迟没有开放这些海港,不是因为受祖制约束,而是因为大量白银涌入导致通货膨胀。

他们可以通过海关,鼓励民间商船大量从海外进口粮食、木材、砖土、铁矿等等,平衡进出口贸易的差额,进一步限制白银流入,用关税和进口物资来加强对澎湖及周边岛屿的管辖和布防。

朱翊钧之所以要大力推进澎湖、基隆一代驻防,派遣重兵,装备大明最先进的火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要尽可能将防线往外推,远离大陆,进一步保护沿海居民不受战乱侵袭。

其中,朱翊钧还特别提到了一个叫钓鱼屿的地方,还有它周边的数座岛屿。叮嘱胡守仁,即使此地没有居民,也要时刻关注,不允许任何日本、朝鲜、南洋、西洋人在此逗留。

记得很小的时候,冯保陪着朱翊钧看胡宗宪的《筹海图编》,特别圈出了澎湖、基隆、钓鱼屿等岛屿,告诉他,这是大明疆土,神圣不可侵犯,一定不能轻易丢弃。

直到长大之后,他才明白其中深意。因为太祖高皇帝在《皇明祖训》中的一句话:“凡海外夷国,如……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孙,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所以,后世皇帝,皆以此为准则,一旦发生战事,打不过就丢掉,还自欺欺人,限山隔海,僻在一隅。

到了朱翊钧这里,祖制对他而言,就该放进太庙供起来,别再对两百年后的子孙指手画脚。

现在他做了皇帝,他的准则是,凡大明疆域,不管是陆地、大海还是荒漠,寸土必争,凡大明子民,无论男女老幼,必将胡他们周全。

大臣们早已经知道,所谓祖训,半点约束不了他们这位皇上,多说一个字,就有可能回家种田,考个功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位置不容易,明知没有结果的事情,就没必要努力了。

顺利解决澎湖的问题之后,也解决了朱翊钧从小以来的一桩心愿,想着这件事若是冯保知道了,一定也会很开心,便写信告诉了他。

很快,他就收到了冯保的回信,那边寻找铸造堤坝的新型粘合剂工作很顺利,通过不断尝试,他们找到了不用火山岩也能制作出水泥的方法,防水性也非常优秀,现在正在想办法提高产量,修筑堤坝。

冯保请他向福建海关下旨,督促商船从海外进口石灰石、黏土等原料。

朱翊钧同意了,他想着那边最重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事情可以交给潘季驯。大伴从未离开他这么长时间,他实在有些不习惯,向让大伴回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我靠妆造手艺卷死娱乐圈 天才双宝的恶毒小姨 难琢 岁事当长贺 在娱乐圈吃瓜看戏的日子 盛情难拒 别逼我放弃人籍 影帝老婆又在恋综钓我 海上木筏求生[末世] 白虹贯日